2011年2月20日星期日

2009.05.16 - 無私有情

汶川地震災區內,很多城鎮原來是不少大企業的生產基地,地震重創了民眾的生活,也破壞了生產。災後,當地企業在提供物質和服務,支援身心受創的災民方面,扮演重要角色。例如綿陽市的長虹電子集團,不少員工同樣失去家人,但亦積極投入志願工作行列。
一年過去,不少國際性志願組織,仍然留在災區提供醫療復康等服務。來自香港的紅十字會成員,如何協助災民重建家園,開展新生活呢?另外,亦有香港團體引入網絡醫療設備,連線川港兩地,利用新科技遙距支援災區?有關方面估計,災後重建要八年時間,此時此刻,地震災民最需要的甚麼?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