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ES 簡介

0-1 獨立專題探究是什麼?

獨立專題探究」(Independent Enquiry Study,簡稱「I.E.S.」)是《通識教育科》課程的其中一個部分,旨在培養學生成為「獨立」並「自主」的學習者。同學一般在中五的一年內自行設計並依時完成一個探究計劃。 

0-2 IES 有哪些目標?

  1. 為自己的學習訂立目標、擬訂計畫、落實計畫和解決問題;
  2. 反思和評估學習的進度;
  3. 在探究的過程中,採用合適的方法收集數據、證據和各種資料;
  4. 分析和評鑑資料以建構知識、為現實生活的議題提出解決方法,以及作出決定;
  5. 了解現實生活議題的複雜性及其跨學習領域的性質,以及識別在理解議題時須採取多種角度;
  6. 採用合適的方法和媒體,清晰地與人溝通、闡述及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意念;
  7. 成為一個具學習動機和負責任的學習者。 

0-3 IES 有哪些範圍可供尋找題目?

同學為IES選擇的題目,應與學習範圍聯繫,也可擴闊到六個單元以外的議題或情境上。《課程指引》建議同學可於以下主題中尋找探究題目:
  1. 傳媒
  2. 教育
  3. 宗教
  4. 體育運動
  5. 藝術
  6. 通訊科技
換言之,學生所選的題目可與一個或多個學習範圍聯繫,或延伸到新的主題或議題上,從而豐富、聯繫和應用他們在通識教育科所學及培養的知識、能力及態度。

 

0-4 IES 一般涉及哪些探究流程


 0-5 IES 如何評核

「獨立專題探究」屬《通識教育科》的校本評核部分,佔整個科目評核的百分之二十,而公開考試部分(即筆試)則佔百分之八十。
  
部分
內容
所佔比重
公開考試(中六學期末進行)
卷一及卷二
80 %
校本評核(中四至中六)
獨立專題探究
20 %


因屬校本評核關係,教師會就同學於探究過程中不同階段的表現評分,以達致形成性評估的效果。
評核共有三個階段,每個階段均有其課業(Task評分焦點:
  1. 專題探究建議書(階段 I)、
  2. 資料搜集(階段II)及
  3. 習作(階段III)。
而每個階段教師亦會就同學的獨立思考溝通能力努力等三個過程(Process評分。
在探究過程中,IES要求學生能展示解難Problem-solving)、資料收集及分析Data collection & analysis)及溝通Communication)等能力。

「獨立專題探究」最後的成果(習作)可自由選擇以文字或非文字的形式表達。文字形式的報告一般字數為 1,500 4,000 字,報告可選用中文或英文撰寫,但不可以混合兩種語文撰寫(名稱或參考文獻除外)。

下表展示各階段的課業評估項目及評核內容。
0-6 探究有什麼意義
 現在,同學對「獨立專題探究」的過程及要求應有初步的認識。然而,你有否曾經想過「為何要研究?」、「為何不可根據常識去推斷那些議題或現象的成因?」、「為何要這般繁複地跟着一些好像是既定的程序去做?」。如你常有這類「為何Why)」的提問的話,我會為你感到高興!因你已具備通識教育科非常重視的「批判思考」及「邏輯思維」的基本了。

「探究」可視作「人類為獲取更廣泛及深入的知識而有計劃地進行的活動」。事實上,人類獲取知識與尋求問題的解決方法有以下四種:
(1)       訴諸權威、專家學者的意見;
(2)       憑藉個人生活、學習及工作經歷而累積的經驗;
(3)       根據事實,依邏輯推理、歸納演繹得出結論;
(4)       利用科學方法,以假設或理論為基礎,以歸納或演繹方法得出結論。

我們於一般日常生活中或許只需要運用首三種方法便可獲得有用的知識或解決問題的方法,但對做學問卻往往需要更可靠、說服性更强的方法 即第四種「科學方法」!這裡所指的「科學」並非指同學於初中所修讀的「科學科」或某門學科,也不是指某種領域的專門技術,而是指「有系統地以實證的探究方法,去獲得知識」的過程。

例如對於「新移民學生遭受歧視的研究」,你認為以風水命理面相的因素去解釋,還是以生活習慣、文化、溝通、習慣及心理等因素去解釋他們遭受歧視較「合理」?為何你有這種看法?

試試轉換另一個場景:想像你在課堂裡,若教如下圖般教導你的話,你會完全信服嗎?













  


同學可能會十分懷疑她說話的真確性,因為她提出的主張或觀點(論點)不單沒有任何的佐證資料(論據)支持她的見解或觀點,更不用說當中有任何「有邏輯地」運用論據來證明論點(論證)的過程了。

無疑地,IES 是個「做學問」的過程,當中若沒有值得信賴又客觀的論據去論證你提出的主張的話,那同學豈不是和上圖那位老師一樣說服不了自己和他人(如導師、同學)嗎?

至於怎樣計劃整個「獨立專題探究」我的及研究方法的過去,許多學者總結了前人的知識與經驗,發展了一些有系統的、得到人們普遍接受的思考模式與研究方法,目的是使探究結果更具說服力,更能獲得他人認同,從而促進知識的有效傳遞與交流。















然而「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我們必須先了解「獨立專題探究」不僅是通識教育科的一個課業,也是為我們提供了一個理性認識社會,豐富知識、訓練技能、培養良好態度的好機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