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區中學校長會主席嚴志成---北區自願減班
君華老師:
你好嗎?近月天氣很冷,老師記得加添衣服,以免著涼。畢竟,我們仍在教育崗位上工作,曾是你學生的我,深深知道你必定抱持火熱的心,不辭勞地進行教學及關顧工作。老師,你要好好保重身體啊!
記得每次有重要決定時,我都會設法跑回母校,與你促膝詳談。有時候,你知道學生凝神思考,默言不語時,你會靜靜地坐在身旁,輕拍肩膀,以表支持。記得有一次,我又跑回母校,坐在你身旁個多小時後,我跟你說要作一重要決定時,你笑著說︰「無論如何,我都會支持你,因你是我教出來的學生。」學生眼泛淚光之際,倏地豁然開朗,我憬悟到教育的深層意義───就是協助學生從心出發,做一個有情有義,為社會貢獻所長的人。這是教育工作者的神聖責任,老師你不但做到,而且更令我領悟母校「人人為我,我為人人」校訓的至理。
君華老師,請容學生像當年唸中一時候,常常跑到教員室找你,不停口地跟你分享我的學習、社交及家庭生活時,老師總會綻放笑容,耐心地聆聽的情景一樣,聆聽我連月來的經歷及感受。
眾所周知,全港的學童人口不斷下跌是不爭的事實,因此,本港中學議會及十八區中學校長會自去年十二月開始,組成聯席會議,商討解決方法。經過多番討論後,聯席會議亦提出「把握機遇,優化教育」的主題,其中提及「營造良好教育生態,照顧學習差異」,包括︰(1)確認各類型學校的價值和貢獻;(2)進行區本規劃,照顧學生不同需要;(3)加強誘因,推動學校參與「自願優化班級結構」計劃等等。
以上幾個重點正正提醒我們教育是「人本價值取向」的事業,以發展不同材質學生的潛能為念,除了讓他們獲得知識及技能之外,更重要的是建立他們積極正面的價值觀及態度。面對市場取向,只求產出指標、績效為本的當前處境,君華老師,如果我們只跟市場規律走,汰弱留強,忽視各類型學校的價值和貢獻,忘記了教育的真義,那便有如曾擔任匯豐控股有限公司集團主席,同時兼任聖公會牧師的史提芬.葛霖(Stephen Green)所說︰「事物由『價格』(price)決定,而不是取決於『價值』(value),社會亦由此分化。」如此下去,從價值教育的角度去看,我們又如何讓下一代安身立命,比我們活得更精彩、更有責任感、更有意義呢?
教育不是商業行為,教育是啟發學生潛能,培育他們成德成才的大業啊!幸好,老師你也有這種人本博愛的精神,否則,學生又如何有機會得你教誨,健康成長,在教育路上與你同行呢?
過去,我們看見北區二十所中學都盡心盡力,按各自的辦學宗旨去教導學生,不同類型、特色的學校發揮所長,不論新高中課程、其他學習經歷活動、融合教育、學生成長關顧等工作,老師們都勞心勞力,任重道遠,無私的付出教人感動!此外,我們北區的校長時常分享教育理念,彼此相幫,情同手足,令我們堅信學校要辦下去,實踐辦學理念,造福學子。因為我們與老師團隊一樣,明白「愛鄰如己」,同心同德,穩守教育崗位,栽培不同青少年的重要性及逼切性。
所以,面對香港目前不斷縮減的學生人口,我們有責任一起共度時艱。刻下,北區十四所開設五班中一的中學,經過兩個多月的諮詢,均一致贊成參與「自願優化班級結構計劃」,並於一月十二日星期三進行聯署儀式。透過參與這個計劃,我們期望保留珍貴的教師人手,靈活運用撥款,進行更有效的教學及更全面的關顧,培育學生全面成長。當然,家長們固然有憂慮,但相信你們亦理解我們這樣做的理由正是把握機遇,優化教學,教好家長們的子女。從近兩年觀察本區學生跨區就讀及目前本區減少的學童人數看,相信不會帶來太大的影響。家長們,請勿太擔心,請與我們一同努力,做好培育青少年的工作。
好了,紙短情多,寫到這裡,我也要擱筆了。君華老師,請好好保重,不久的將來,我又會回母校探你,聚舊暢談,又或安坐處靜,靜中得力。最後,請代我問候你的丈夫及女兒浩之、茜文。
謹祝
身心靈健康
志成 上
二零一一年一月十五日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