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零一零年,香港經濟一片好景,股、樓市齊升,失業率逐步下降,表面看來,似乎進入自九七年後,另一個經濟高峰期。
繁榮景象背後,卻暗藏隱憂,一方面因為美國大印鈔票,熱錢流入,港幣貶值,令物價飛升;另方面,人民幣升值,自由行再開放,內地遊客來港購物熱,由高價名牌,轉到生活日常用品,上水更成為另一個另類自由港。不過,受惠不到自由行的行業和小市民,卻要面對貶值和通脹的雙重夾擊,當通脹已成為所有人的共識,如何應付通脹帶來的苦果?要跑贏通脹,新的一年又要怎樣精打細算?
記者:李國忠
繁榮景象背後,卻暗藏隱憂,一方面因為美國大印鈔票,熱錢流入,港幣貶值,令物價飛升;另方面,人民幣升值,自由行再開放,內地遊客來港購物熱,由高價名牌,轉到生活日常用品,上水更成為另一個另類自由港。不過,受惠不到自由行的行業和小市民,卻要面對貶值和通脹的雙重夾擊,當通脹已成為所有人的共識,如何應付通脹帶來的苦果?要跑贏通脹,新的一年又要怎樣精打細算?
記者:李國忠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