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2月21日星期一

2011.01.24-我要做村長

要數香港投票率最高的政治選舉,一定是四年一度,涉及709條鄉村、18萬名原居民和鄉村居民選民的新界村長選舉。從2003年開始,政府立法規管村代表選舉,每次選舉的投票率都超過6成。而20111月舉行的最新一屆村長選舉,候選人的數目更創新高。

當選村長可以成為鄉事會委員,當選鄉委會主席會成為當然區議員和鄉議局議員,能夠當面質問政府官員。遇上新界發展,政府官員又會來詢問村長意見。新界土地不斷發展,村長一直在土地用途和賠償方面起著重要角色。其中原居民村長掌有更多權力,只有他們才可以証實原居民身份,讓村民申請興建丁屋和享受各種新界原居民權利。

人稱「新界王」的行政會議成員、立法會議員劉皇發,從政起點正是連任50年的屯門龍鼓灘村村長。今年龍鼓灘村首次出現競爭,有年輕村民參選原居民村長,令劉皇發無法自動連任,惹起關注。村長選舉往往涉及族群關係,絶對不是「選賢與能」這般簡單,村外人往往難以窺探。
編導:            尤翠茵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