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2月18日星期五

2010-07-31 個人資料私隱專員吳斌──離任感受

個人資料私隱專員吳斌──離任感受

標題由編輯所加

我親愛的女兒︰

你身在海外,近來收到一些零碎消息,因此問我為了八達通事件,連假也不放,一早上班,半夜三更才下班,是否值得呢?你說我還有兩三日就任滿,為什麼不可以將這個問題留給繼任人處理?

亞女,亞女,凡事有緣起、緣滅,5年前當我仍在律師樓工作的時候,收到一個邀請,問我有沒有興趣出任個人資料私隱專員。坦白說,如果我對這份工作沒有一種使命感,我是不會接受這個遲來的挑戰。過去40幾年,我在法律界見過不少大場面,經歷過不少大風浪,我當然不會對一份高級行政人員的工作有興趣,我接受任命是因為我想做一個捍衛者的角色。我很清楚看到保障私隱和個人資料的廣泛使用所引起的矛盾,將會是21世紀最影響人民生活的課題之一。私隱專員的職能涉及不同社會層面,工作性質創新又多元化,層面拉闊至全世界,但整個亞洲就只得香港這一個獨立於政府的私隱專員。

我上任後留意到有很多涉及私隱的事件,受到市民高度的關注,但沒有個別苦主出來投訴,所以我成立了一個全新的循規審查小組,去審查這一些事件,例如眾多公立醫院違失病人資料,醫管局的病人資料系統需要視察;亦有涉及員工個人資料的情況,例如使用隱蔽式攝錄機監察員工,使用員工指紋作出入記錄,收集員工的病歷;又有涉及學生資料的情況,例如收集小學生指紋作點名用途,校園驗毒計劃等。

在處理涉及個人資料私隱的事件,不時會遇到阻力,因為有些機構往往只看重利益和效率,而忽視了個人的私隱。在這些情況下,我怎可以妥協呢?所以有批評說我凡事都和政府對着幹,這點我不接受。作為一個監管者,我從第一日開始,就用公義、公平、公正和高透明度的態度去處理調查與推廣私隱的工作,絕對不偏不倚。

在高科技時代,個人資料的處理,差不多全是電子化,個人資料如果處理不當,是可以在很短的時間內洩漏到世界每一角落,難以彌補。僱主收集員工個人資料,不單止有指模,亦有掌紋、瞳孔、容貌辨識及其他生化資料。我也有機會不斷學習,例如兩個月前Google被發現於大街小巷截取wi-fi個人資料,在調查過程中我才認識甚麼是payload data以及其他我以前也不大了了的技術問題,我自己的確從工作中學習到很多新的知識。

你說不明白我為什麼仍然不願退休,你忘記自己說過,我是一個心境不老嘅Peter Pan嗎?我對生命熱誠的發揮和知識的無限追求,一點都沒有改變。我以前提過家族內一件趣事,我的十舅母,她的兒女都移民到海外,但她自己卻喜歡住在香港,那年冬天,她應該是80歲吧,他的兒女打電話給她,說聽到香港很冷,有人凍死,很擔心她的健康,我的舅母安慰他們說:「那些凍死的全都是老人,你們不用擔心我!」,所以,老與不老,很大程度上是心境的問題。

至於你問到八達通咭事件,我記得上次你來香港,我也買了一張給你,讓你可以來去自如。現在香港人人都有一張或多張八達通,其中有超過200萬人持有個人的八達通咭,他們的個人資料私隱受到威脅,我是不能夠坐視不理的。雖然我上個星期已經不用上班,但總不能說還有幾天就卸任,一切便留給下任專員處理吧﹗只要還有一個星期,一日甚至只有一個小時,我都盡我的力量去處理一些要迫切處理的工作,這個就是你熟識的父親,同你一齊欣賞Gary Cooper主演的High Noon那部電影的父親。

我希望遲些可以去探望你,重溫上次談天說地的樂趣。

掛念着你的爸爸
二零一零年七月三十一日

http://programme.rthk.org.hk/channel/radio/programme.php?name=radio1/hkletter&d=2010-07-31&p=1085&e=113337&m=episode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