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2月18日星期五

2010-11-06 消防處處長盧振雄- 承諾改善消防人員裝備

消防處處長盧振雄- 承諾改善消防人員裝備
 
消防處處長盧振雄 ---- 嘉禾大廈火警死因研訊
 
Raymond,
 
      聽你爸爸說,你將於明年在澳洲畢業,現正忙於尋找資料撰寫「公共行政」畢業論文。我希望我在消防處多年的工作經驗,特別是近期消防事故所引起的問題,能給你一點幫助。
 
      最近死因研究庭就嘉禾大廈五級火警進行聆訊。我感謝死因庭向消防處提出的多項改善建議,我和我的同事正積極研究這些建議,務求盡快落實所有可行的改善措施。
 
      在這宗火警,消防人員雖然成功將九十人救離險境,卻有四人罹難,包括兩位市民及兩位英勇的消防同事。作為處長,我心裏有說不出的難過。由以往親自帶隊進入火場衝鋒陷陣,到今日作為領導,我始終深信消防工作是一份重大使命,因為市民大眾在危難時,就將生命交托在消防人員手裏。
 
我樂意聽取意見,亦會盡一切努力作出改善。我們會繼續檢討消防人員的裝備,並且透過不同渠道,搜羅適用於香港的最先進消防裝備。
 
就更換無線電通訊器而言,早於07年消防處已委託顧問研究更換系统,並於08年7月向政府申請撥款,不幸在8月份卻發生嘉禾大廈火警。
 
其實,無線電波是有它的物理特性的,每當「穿牆過壁」,或在火場濃煙密佈、潮濕及高温的環境之中,都會衰減,削弱傳送。而且,人多使用時就很容易「jam 線」,所以我們不時提醒同事嚴守無線電紀律,通話要精簡。新的數碼化通訊系統使用後,雖然在火場無線電波傳送仍會受到「穿牆過壁」及「煙濕熱」的影響,但可以用消防車上新裝置的無線電轉播器或用手提轉播器,協助傳送數碼電波。另一方面,當數碼頻道在使用時,其他使用者將不能插入,以避免「jam」線的情况。這些措施將可大大改善火場的通訊。

  此外,新的手提無線電機內亦將增設「緊急按鈕」,當消防人員在火場內不能透過直接對話但需要緊急求救時,他們可以立即啟動按鈕求救。
 
更換通訊系统涉及龐大的工程,並非購買電話手機般簡單,例如要在山頭或高地加建13個轉播站並在600多輛消防車及救護車安裝無線電機。系统基建工程完成後,新系统將於明年7月啓用。
 
此外,在嘉禾大厦火警死因研訊中,有人指出消防員的呼吸器供氣量不足,部分煙帽隊員只能到達7樓便要折返地面。
 
      事實上,當日有煙帽隊員曾到達11樓並且在不同樓層進行搜救工作。住在高層的市民不需要擔心,因為在處理高樓大廈火警時,消防員不一定要從地面步行上高層火場。處理高層火警可採用不同策略,例如消防員可利用消防員專用升降機前往接近火場的樓層,又或者以避火層作橋頭堡等。
 
當我們考慮呼吸器氣樽的容量是否足夠時,我們必須明白耗氣量受多個因素影响,例如:消防員的經驗、身體狀況、工作性質和火災環境等。雖然更大氣樽可以提供較大的存氣量,但是它的體積和重量亦相應增加,消防員在背負大型氣樽時會消耗更多體力,耗氣量亦會相應增加。
消防處已於本年四月全面轉用新型呼吸器,達致最新國際安全標準。現時呼吸氣樽水容量為6.7公升,這是外國消防隊普遍採用的。在今年中,消防處已展開試用較大容量的新氣樽,務求在增大供氣量和背負者體力消耗兩方面取得平衡。

  Raymond,撲救嘉禾大廈五級火警是一件非常艱巨的任務。其中一個主要原因,是樓宇內很多防煙門都沒有妥善關好,令樓梯充滿濃煙,如同高温的煙
,住客不能逃生,消防員亦舉步維艱。
 
      透過這場大火我深感市民對消防人員非常關心愛惜。作為處長,我責無旁貸,必定盡力提升裝備。另一方面,市民都可以將這份關心化作實際行動,將消防員的危險減到最低,例如關好防煙門及保養好消防設備。只要每人做一小步,就可成就一大步。Raymond, 我希望廣大市民都一齊做好防火措施,保障自己及別人生命財產。
 
      這個季節天朗氣清,正是行山遠足鍛練身體的最佳時候。期待下個月你回港時,我們行山見面詳談。
 
     
                                                                                                                   振雄叔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