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錕教授夫人黃美芸女士──香港要投入更多資源在阿茲海默症上
**標題由編輯所加
**由高錕教授伉儷創辦的「高錕慈善基金」將於九月二十一日正式成立,基金目是透過教育讓社會更認識和了解阿茲海默症。高教授夫人黃美芸特別透過本節目詳述高教授患病過程。收信人Andy 是賽馬會耆智園一位職業治療師,協助照顧高錕教授
Andy:
**由高錕教授伉儷創辦的「高錕慈善基金」將於九月二十一日正式成立,基金目是透過教育讓社會更認識和了解阿茲海默症。高教授夫人黃美芸特別透過本節目詳述高教授患病過程。收信人Andy 是賽馬會耆智園一位職業治療師,協助照顧高錕教授
Andy:
你好嗎?不好意思,我想請你替我照顧高教授,因為我今天比較忙碌,需要有人替我照顧他就好了。他昨晚睡得不好,今天的脾氣或許會較差和容易疲倦,請你留意。他很喜歡打乒乓球,最好你可以跟他打乒乓球,但玩撲克牌他現在已經不靈光了,又或者你跟他用毛筆練習書法,或跟他看書。
我們今次回來是專誠為了成立「高錕慈善基金」,希望透過基金做更多社會教育活動,讓更多人了解阿茲海默症。因為我留意到當初高教授出現問題時,很多醫生都沒有表示他可能患上阿茲海默症,醫生現在說,可能他更年輕時已經有這個病,腦部開始萎縮,但沒有人知道,因為病徵不容易看出來。回想過來,他五十多歲已經有時候忘記鎖匙放在哪,要花上幾個小時尋找,我就取笑他教授就是這樣作風,以為他只是健忘,現在仔細回想,可能那時候他已經患病了。
到了2002年,他有時候外出開會卻忘記了地點,要在途中打電話向我查詢;有時候乘坐電車但卻坐錯了方向,本想往中環,卻到了北角,要向我致電求救,我教他乘坐電車回頭,那時我才覺得他可能出現了問題,於是帶他去看專科醫生,那時他已七十歲了。一個醫生說這是平常的情況,年紀大就有這些問題,如果我們不放心,可以考慮作腦部掃瞄,因為醫生說得很輕鬆隨便,令我們以為不會是大問題;而另一位醫生則認為他年紀大,退休了便應該去享受生活,找尋快樂,這些只是普通的老人情況而已。其實我也不放心,擔心是這個疾病,因為在美國前總統朗奴列根都是患了這個病症,社會也有談論,因此我認識這個病,所以都有點擔心。
到了2003、04年,我們打麻雀,牌友中有一位是護士,她感覺到有問題。那時他動作較慢,常要我們等他,有時他吃「詐糊」,自己卻都沒有發現,她就建議我們去做腦部掃瞄。我跟其他老人家一樣,要是患了病就只想讓家人知道,不想張揚開去,因此護士朋友建議我們返回加州做腦部掃瞄。於是我們便在美國進行了第一次磁力共振腦部掃瞄(MRI),掃瞄後發現病徵,醫生說可能是阿兹海默症,不過也有可能不是,但後果都是一樣,腦部會萎縮,他先會失去一些詞彙,情況會愈來愈差,而且無法根治,醫生介紹了一些或許有助減慢退化的藥物。
那時高教授的精神很好,會去打網球、去旅遊,他還很有個人意見,自己想到去購物,到哪裏外出用膳等。到了現在,他已經變得沒有個人意見,我問他想吃雞還是魚,他會回答:「不知道」,再追問他,他會說:「好呀!」,再問他:「好呀!」沒有回應問題。他需要他人從旁協助,告知他下一步應該怎樣做,因為他的注意力難以集中,最多只有五至十分鐘。
當初記者向我求證教授是否有阿茲海默症,又報導教授是患者,我感到很憤怒,覺得為何要大肆宣揚?後來我明白到更多人知道這個病症,會讓更多人留意,政府也會增加注意,是一件好事,現在我再沒有為此事而憤怒了。
隨著人均壽命愈來愈長,患上這個疾病的人也會愈來愈多。希望香港人若不幸患上阿茲海默症,會願意主動講出來,透過分享互相學習照顧患者,讓社會明白和了解更多;亦希望鼓勵政府為阿茲海默症投放更多的資源。
在香港,照顧阿茲海默症患者的服務不足夠,因為很多長者護理中心是綜合式運作,而非專門設計給阿茲海默症的患者。這些患者需要有腦部訓練的活動,但在香港,因為很多人不認識不知道這個疾病,忽略對患者的照顧,只安排他們看電視,缺乏腦部的訓練,因而加快腦部萎縮的速度。
照顧者也需要更多服務。作為親人,照顧患者也是很艱難的一件事,因為你知道他以前不是這樣的,但現在卻好像變了另一個人。照顧者分身不暇,想走開一會兒都要請人來照顧他,不能把他獨留在家。患病初期的照顧會比較容易,但慢慢會愈來愈辛苦,每天由天亮開始一直忙到晚上睡覺,一星期七天無休止的照顧。
有時我在想,有些老人跳樓自殺,是否因為要照顧患上這個病的伴侶,但雙方年紀都大,要承受很大的壓力?我亦有問過香港的政府官員,有否留意到跳樓自殺的人是因為照顧老人的壓力過大?他說不是,指他們只是因為精神問題而跳樓。但為甚麼他們會有精神問題?政府應該投放更多資源協助照顧者。
Andy,我想藉著這個機會感謝你幫忙照顧高教授,你很了解他,他很喜歡跟你一起。我還要感謝很多朋友,當中不得不提及其中三位,他們大力協助成立「高錕慈善基金」,Angelina、Alan、William,多謝你們!基金本月二十一日正式成立,我希望透過這個基金幫助更多有需要的人。
高黃美芸
二零一零年九月十八日
二零一零年九月十八日
http://programme.rthk.org.hk/channel/radio/programme.php?name=radio1/hkletter&d=2010-09-18&p=1085&e=116986&m=episode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