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9月8日星期四

2011-07-30 香港大學新聞及傳媒研究中心中國傳媒研究計畫主任錢鋼 - 溫州動車事故顯示公民覺醒

各位新聞界的同行:

一周前,內地發生了極其嚴重的鐵路事故。我通過各種媒體,一直在關注著事態的進展。

有朋友問我,你如何評價香港媒體和內地媒體今次的表現?對“7.23”特大事故,兩地媒體的報導有什麼不同?

內地和香港,傳媒的環境不一樣。內地控制很嚴,香港相對自由。然而這一次報導,出現了複雜的景象:

事故發生後,兩地媒體的報導同樣迅速;稍後,香港媒體猛追事故原因,痛斥顢頇官員,內地媒體却受到了來自宣傳管制部門的强大壓力,許多記者從前方被召回,媒體被要求宣傳好人好事,不能向鐵道部問責,有電視節目言辭尖銳,製片人被撤職。

前天發生的事,令我很氣憤。溫家寶總理趕赴溫州,慰問遇難者親屬和傷員,在事故現場召開中外記者會。我在香港收看了全過程,而內地的中央電視台却沒有直播!

但到了昨天,內地媒體的表現再次變化。包括人民日報在內,傳媒對溫家寶的溫州之行和遇難者的“頭七”紀念,做了大幅報導和評論,溫家寶記者會的答問,一字不少全文報導,諸多報紙的頭版設計,表達了民衆的强烈悲憤。在我看來,昨天內地報紙對事故的追問、批評力度完全不亞於香港,而且比香港媒體做得更有深度。

為什麼會這樣?

其實,這正反映了三十多年改革開放後的中國現實。改革開放前,中國的傳媒很少,受到嚴密政治控制和計劃經濟體制的雙重束縛。今天,中國媒體星羅棋布,多數媒體實行了商業化運作,雖然仍有較强的政治控制,但自由的空間也在增加。

這是中國傳媒今天變化的大背景。在這個大背景下,至少有三個原因,導致內地媒體在“7.23”事件的報導中有新的突破。

首先是互聯網的快速發展和微博的出現。今天,越來越多內地人獲得資訊的第一渠道,是互聯網,特別是微博。許多香港朋友如今已經活躍在內地的微博上,熟悉了這種類似 Twitter的交流工具。這次事故,車上的乘客在灾難發生後即可通過微博發出訊息,比新華社的正式報導早了兩個小時。從那時到現在,微博求真、質疑、溝通、動員,是作用最大的媒體。當局雖然也想控制,但控制的難度大大高過控制電視和報紙。

第二個原因,是新聞專業主義的成長。今天的中國,權力和金錢正結合在一起,形成權貴資本主義。當局控制媒體的手段,除了政治高壓,還有金錢的利誘或處罰。然而有理想的傳媒人,立志做民衆的喉舌,社會的公器。他們在官方强大的控制下,固守“不說假話”的底綫,抓住各種機會,說更多的真話。昨天的《南方都市報》,用整整一個版篇幅,發表社論《痛悼遇難者,叩問責任人》,正氣凜然,說出了老百姓的心裏話。

第三個原因很重要,那就是中共黨內始終存在著政治改革的進步力量。“7.23”事故發生後,管制部門要求媒體只能轉發新華社等黨媒體的資訊。然而黨媒體中也有許多有良知的人士。七月二十六日,新華社發表《“7·23”特別重大鐵路交通事故究竟是如何發生的?》,連問多個問題。這使得被宣傳禁令捆住手脚的媒體,有機會將尖銳的質問放到頭版。一向主張加快政治體制改革的溫家寶總理,趕赴溫州,直接回應公衆的質疑和訴求,更使得宣傳禁令頃刻瓦解,媒體趁勢而起,造成7月29日內地媒體罕見的局面。

溫州鐵路事故發生後的第二天,一位傳媒人士在他的微博寫下一段話,這段話已經傳遍世界:“中國,請停下你飛奔的腳步,等一等你的人民,等一等你的靈魂,等一等你的道德,等一等你的良知!不要讓列車脫軌,不要讓橋樑坍塌,不要讓道路成陷阱,不要讓房屋成危樓。慢點走,讓每一個生命都有自由和尊嚴,每一個人都不被‘時代’拋下,每一個人都順利平安地抵達終點。”

這是今天的中國:高速發展,危機深重,但公民在覺醒。經過一次次突發事件中媒體和公衆的抗爭,公衆的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和監督權,在一分一毫地擴大。我願中國的政治改革,就從這裏起步。

祝大家

平安,幸福!

錢鋼
2011年7月30日

http://programme.rthk.org.hk/channel/radio/programme.php?name=radio1/hkletter&d=2011-07-30&p=1085&e=147924&m=episode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