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極普選聯盟召集人馮偉華──拆解政改困局
北京仍在下雪嗎?近日香港的天氣乍暖還寒,令人無所適從,而社會的矛盾正在不斷擴大和激化,我想根源在於長期以來,政治制度不民主和不平等。要化解社會的「深層次矛盾」,香港必須要發展民主的政制。月前政府提出政改方案,本來是大好時機,為香港帶來更民主的政治制度,可惜現時政府提出的政改方案,在民主化方面亳無寸進,實在令我好失望,而不同黨派更加各走極端,政改似乎走入了死胡同。
過去幾個月社會就政改方案的討論,多數只集中於「公投」,又或者泛民政黨之間的紛爭上面,對方案的內容及政制的未來發展,反而好少實質討論,實在有點本末倒置,對焦錯誤。而提出意見或發言者,多數為政黨中人或議員,民間團體的聲音很微弱,情況令人憂慮。
不知你是否還記得,八十年代後期,當時香港市民對開放政制的呼聲高漲,要求立法局引入直選,其後在基本法草擬未來的政制發展時,各界更提出不同方案,社會對這些不同方案的利弊、優劣有相當充足的討論,不同界別亦各自集結力量,表述對不同方案的看法,社會的討論氣氛十分活躍,最後結集出數個主流方案,這些對其後的政制發展,起了關鍵的影響。當時一眾民間團體在推動政制發展上,擔當了十分重要的角色。
近日,我正在積極參選教協會會長一職,教協會是香港民間推動民主其中一個重要力量,今次教協會希望集結一眾民間組織,為爭取政制民主化盡一分力,所以我們聯同泛民陣營內其他十一個民間團體、政黨及學者組織,發起組成了「終極普選聯盟」,希望突破現時的政改困局。在策略上,普選聯採取較為務實、溫和的方式去爭取民主,盡量尋求各界的共識,同時亦積極尋求與中央對話及談判,爭取最終落實雙普選。
普選聯希望爭取中央承諾,保證2020年立法會實行全面普選,同時取消所有功能組別,而在這個前題之下,特區政府就2012年及2016年選舉,擴大民主成份,分階段邁向普選。普選聯已經草擬了政改方案和路線圖,建議2020年立法會普選模式,將包括一半議席為分區直選,另一半議席為全港以比例代表制選出,而全港比例代表制普選的設計,是希望鼓勵政黨吸納商界及專業人士加入,令參選名單更具代表性,達至均衡參與。
此一設計絕對是真普選,但也可令原屬功能組別的商界及專業人士,有參與的空間,減低他們對普選的抗拒,以便尋求他們支持方案,因為任何政改方案,都需要立法會三分之二議員支持,方能通過。普選聯已透過不同渠道,包括約見政務司長唐英年及全國人大常委范徐麗泰,表達與特區政府和中央談政改的要求,不過直到現時為止,仍未收到實質回應。
現時特區政府仍然堅拒討論2012以外的政制發展,中央又不願意就2017、2020普選作出進一步承諾,工商界亦堅持要保留功能組別,可見現時各方差距仍然很大,要建立對話已經不容易,要達成共識更是難度極高。
有泛民朋友擔心普選聯會過於軟弱,作出太多讓步,這點我並不擔心,因為現時普選聯的成員,乃長期參與爭取民主的組織及人士,任何不民主的方案,根本就不會獲得支持,況且任何普選聯通過的方案,必會先交十二個成員團體審議,若果得不到會員及市民的支持,方案也一定不能通過,因此我相信在爭取對話和談判的過程中,普選聯一定會堅守原則,堅持爭取落實真普選。
我們明白到要透過對話談判爭取真普選絕不容易,但從歷次民調顯示,大部分市民係支持真普選。我們相信,透過具體討論政改方案和邁向普選的路綫圖,可以提升市民對政改的認識和關注,參與表達對民主的訴求,與我們一起爭取落實真普選﹔我們亦期望透過與不同組織和黨派的對話,可以拉近各方的距離。縱使前路艱辛,我們仍願意努力一試,那怕只有一絲希望,也絕不會放棄。
祝 教安
學弟 偉華上
二零一零年三月二十日
http://programme.rthk.org.hk/channel/radio/programme.php?name=radio1/hkletter&d=2010-03-20&p=1085&e=105766&m=episode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