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中華廠商聯合會會長黃友嘉──最低工資應把握好平衡點
Cindy︰
上個月我和媽媽去加州參加妳姐姐的大學畢業典禮,再一起來西雅圖探望妳。難得一家人團聚,令我倍感珍惜。妳現時就讀大學暑期班,還積極在找一份兼職幫補自己的生活開支,令我非常欣慰,亦有很多感觸。因為爸爸最近一直參與討論最低工資的問題;而妳所住的華盛頓州,享有美國五十個州中最高的最低工資。但目前,美國失業率達9.5%,妳所屬的青少年群組(teenage)的失業率更超過25%;在這樣的環境下,要找一份兼職,實在太不容易了。
香港確實有必要引入最低工資,以確保工人獲得合理報酬,改善在職低薪人士的生活。雖然香港已發展成為一個富裕社會;但與此同時,本港存在大批年齡偏高的基層勞工。本地勞動人口中教育程度為中三或以下人士所佔的比重高達29%,其中的74%已超過40歲;而且每年都有三至五萬名持單程證的內地人士來港定居,他們當中只有初中或以下學歷的佔了超過六成。基層勞動人力膨脹,使他們在勞動市場失去議價能力,導致他們個別的薪酬嚴重偏低。因此,引入最低工資是有必要的,避免工資過低,有助於紓緩在職貧窮以及縮小貧富差距。
但事情往往有另外的一面。剛才我提到妳作為年青人在美國找工難;在香港,年青人的失業率亦高企,15-19歲組別的失業率超過20%。對缺乏經驗和閱歷的年青人來說,找到一份工的意義不一定是目前的收入,而在於可以取得工作經驗,邁出人生的關鍵一步;過高的最低工資會提高入職的門檻,加大青年人找工的難度。對於這一點,相信妳有切身的體會。
事實上,最低工資雖然可以令大部分低收入人士的工資得到改善,但亦可能造成部份職位流失。最受影響的,可能是受僱於物業管理及保安、飲食業及零售業的基層員工,其中又以女性、年紀較大以及學歷不高者居多。
平心而論,對大企業以及具有一定規模的公司,最低工資的影響相信會比較輕微;但對於一些以家庭式經營的小店舖來說,影響就可能會相當顯著。工資在小企業的經營成本中往往佔較高的比重,加上香港舖租昂貴,市場競爭劇烈;他們很可能要透過提價,將部分增加的成本轉移給消費者。而這些中小企業提供的主要是廉價的本地服務,客戶以低收入的消費者居多。事實上,將近六成的香港貧窮家庭沒有在職成員;他們未必可以從最低工資得益,但作為消費者,反而可能要承受工資成本增加所引致的物價上漲。
可見,最低工資主要的持份者既不是大企業,亦不是絕大部份的僱員,而是小企業、基層工人、基層消費者以及其他弱勢群體。當然,世間無十全十美的政策;如果以相對少數職位可能會流失的代價,換取數以十萬計的基層僱員即時加薪,未必不是一個可以接受的政策選擇。
總的來說,在釐定最低工資水平時,我們必須把握好一個平衡點,在盡力保障工人基本權益的前提下,避免對創造大批基層就業的中小企以及社會民生帶來衝擊。對於一些受影響的人士,政府有必要為他們提供配套的福利保障,才能將負面影響減至最低。
Cindy,妳表示有興趣修讀政治學及經濟學,我非常欣賞。我希望妳在攻讀大學的時候,多留意像我們香港最低工資的討論,又在就業市場上汲取實踐經驗。這樣,妳一定會對政治經濟學的研究更有心得。
祝你學業進步!
爸爸
2010年7月17日
http://programme.rthk.org.hk/channel/radio/programme.php?name=radio1/hkletter&d=2010-07-17&p=1085&e=112342&m=episode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