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制性公積金計劃管理局主席胡紅玉----強積金十周年
Jonathan:
聖誕節就快到了,知道你最近為準備大學論文而忙到不得了,但希望你可以在聖誕假期考慮一下你將來的發展,因為你很快將會進入人生另一個階段,由校園轉為投入社會工作。
之前你曾經向我提及會在畢業後返港工作,所以,我希望藉這個機會向你介紹香港就業人士的退休保障安排,即強積金制度,讓你可以未雨綢繆,為將來作好準備。
大前日,即2010年12月1日,是強積金制度實施10周年。到今天,僱主和僱員的登記率已接近百分之一百,而現時接近百分之九十的工作人口已經參加了強積金或者其他形式的退休計劃,10年前未有強積金制度之前這個數字是大約三分之一。這些數字說明強積金制度作為勞工退休保障的一部分已經漸見成效,但這成就來得不易。強積金制度是經過三十多年的社會爭取才達至的成果,亦反映出香港邁向更公平的社會,往往是經過一個漫長的過程。
最近社會各界,包括立法會,對強積金制度有很多討論,並要求全面檢討強積金和退休保障制度。當然,市民關注退休保障亦源於本港人口結構的改變。正如其他已發展地區,香港正出現人口老化問題。預計到咗2039年,年輕人供養65歲或以上長者將會由現時的六對一變為大概二對一。同時,香港出生率持續低企;而傳統上家庭向年老成員提供支援的情況亦逐漸在下降。
鑑於以上情況及部分長者生活困迫,於是社會各界對全民退休保障有很大的訴求,亦覺得強積金制度保障不足,只是涵蓋就業人口,未能惠及全民。
事實上, 強積金制度是世界銀行在1994年倡議的退休保障三大支柱之一。這三大支柱分別為:由政府管理,用稅收資助的社會安全網;私人管理的強制性供款計劃;及個人自願儲蓄和保險。
. 2005年世銀借鑑不同國家推行退休金改革的經驗,增加兩大支柱,包括,
§ 無需供款的社會退休金同援助,目的係扶貧,為長者提供最低保障;以及
§ 非正式支援(例如家庭支援)、其他正式社會計劃(例如醫護保障),以及其他個人資產(例如自置居所)。
世銀的新退休支柱模式顯示了退休保障須從多方面着手,各支柱必須環環相扣,缺一不可。
強積金制度原意只是世銀所倡議的支柱之一,並非全民退休保障制度。事實上,政策及立法已預設關卡,法例沒有授權積金局去實施全民退休保障制度。
個人而言,我是支持全民退休保障的。而退休保障實在需要政府高層去考慮和社會各界廣泛討論。
至於在強積金運作方面,未來有幾個有關的議題是必須適當處理的:
第一,研究低收費投資產品,透過加強效率及市場競爭令收費以更快步伐向下調。
第二,為了加強僱員的自主權,增加市場競爭,積金局正在籌備「強積金半自由行」。這是一項重大的改革,所以我們一定要很小心處理。若「半自由行」做得好,長遠我們會考慮「全自由行」。目前首要工作是立法規管中介人,和加強計劃成員的投資教育。
第三,精簡行政程序,增加共用資訊科技平台,以減低行政開支,並於日後設立中央資料庫,以配合「全自由行」。
第四,進一步打擊僱主拖欠供款,研究將現時的執法模式,由事後執法改為事前防範。
以上這些都是強積金制度未來發展的主要組件,亦是我們的挑戰。
Jonathan,你是主修經濟的,你會了解到退休基金對金融市場所扮演的角色及重要性。強積金是每個計劃成員辛勤工作的成果,所以風險管理至為重要。過去十年,投資市場經歷了不同的風暴,而強積金都能安然渡過,可見妥善管理風險十分重要。
強積金制度是一項重要的社會政策,我希望你聖誕回港後,我們可以就退休保障再作多點討論,令你對香港的強積金制度有進一步的認識。
媽媽
胡紅玉
2010年12月4日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