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3月25日星期五

【階段一】技巧:《IES考評(四之四)﹕反思與評語—四談考評局的樣本》

http://life.mingpao.com/cfm/probe3.cfm?File=20110324/probe01/gfk1.txt

文章日期:2011年3月24日

【明報專訊】本文是這系列的最後一篇文章,將集中討論專題探究計劃書記錄表格中,「反思」和「教師評語」這兩個部分。
 
考評局設計的專題探究表格,3個階段都要求學生「反思」。不過,課程發展處和考評局似乎沒有提供明確的指引,協助學生和教師理解「反思」的具體內容,以及3個階段的「反思」的重點是否不同。在考評局上載的樣本中,無論是學生的反思或教師的評語,我們都不難發現未盡清晰之處。
 
例如,一份題為「香港市民對中西醫的選擇取向及對中西合璧的見解」的報告,教師/評分者在階段I寫下的評語是﹕「……在反思部分,考生只列舉一些個人對此探究學習的期望,而沒有反思此階段的學習。」然而,怎樣才算「反思此階段的學習」?學生需要「反思」什麼?
 
應幫助學生校正研究方向
如果獨立專題探究的最主要目標,是培育學生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那麼,「反思」的焦點,自然應放在檢討探究過程中所做的工作,是否都與想解決的問題有關,並且能有效解決問題。因此,在「反思」一欄內,學生需要回答的問題應包括﹕有沒有忘記做一些必要的事情,例如閱讀一些相關的前人研究 ?又或做了一些不必要的事情,例如問了一些與想解決的問題無關的問題 ?又或是採用了不適合的資料或研究方法,例如當問題是想找出青少年的自殺成因,但研究者卻製作問卷去訪問一般中學生的意見?倘若研究者能認真地回答這些問題,將有助他們校正下一階段的工作。
 
除了「反思」以外,一些上載樣本中的教師評語,其實也很難幫助學生校正研究的方向。例如題為「中國能源問題」的樣本,主要的探究問題是「為什麼中國面臨能源短缺」。教師的評語是﹕議題的「範圍太廣泛,未能把研究聚焦在某些具爭議性的中國能源問題上……資料來源單一,難作全面的分析……」。問題是,什麼是「具爭議性」?為什麼要求學生一定要選「具爭議性」的問題?這要求是根據哪項獨立專題探究的目標?
 
為何不可「描述事實為主」
另一方面,評分者所指的「資料來源單一」,是指學生不應只引用「書籍、報章、報告和網絡」等所謂「二手資料」作分析?還是不應只採用中文材料?倘是前者,教師是否要求學生加入問卷或訪問,以找出所謂「一手資料」?又應該訪問誰、問什麼問題?為什麼?倘是後者,學生是否應同時引用些英文資料?為什麼?評分者的這些隱含建議,真的有助學生解決他們提出的問題嗎?
 
也許由於指示不清,學生似乎未能根據教師/評分者的要求修改研究計劃,於是在階段II,又再重覆獲得「資料來源單一」的評語。而在階段III,教師的評語是「資料內容沒有重大的錯誤,組織也有條理。惟考生只把資料拼湊成一份描述事實為主的報告。這顯示考生沒有發揮探究學習的技能,也沒有在報告中對議題作出分析」。問題是,什麼是「分析」?系統地整理統計資料算不算「分析」?「分析」的目的是什麼?為什麼專題不能以「描述事實為主」?如果學生想解決的問題,正是透過詳細描述中國各種能源的供應和需求,以找出哪種能源最供不應求,那麼,要求學生「對議題作出分析」,是什麼意思?
 
教師避免提出似是而非要求
要改善上述的問題,需要回到獨立專題探究的最主要目標——孕育學生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因此,「反思」和「教師評語」應把焦點放在如何促進學生有效地解決問題之上,而非提出似是而非的要求,包括避免提出「一手資料」(訪問和問卷調查)比「二手資料」(文本和文獻分析)好的建議,也不應強調議題需「具爭議性」或報告不應以「描述事實為主」等等。

如果學生真正想解決的問題確是「為什麼中國面臨能源短缺」,那麼引用「二手資料」(文本和文獻分析)、系統地描述中國能源供需的事實,顯然遠比「無厘頭」地追求所謂的「具爭議性」或「一手資料」重要。而教師引導的「反思」,也應集中於檢討學生於探究過程中所訂的計劃、蒐集的資料和書寫的報告,是否都沒有偏離原先想解決的問題;倘若真的偏離了,學生又能否確認錯誤,以至提出合適的修正方法。
 
(系列四之四)
 
文﹕嶺南大學文化研究系副教授 許寶強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