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life.mingpao.com/cfm/probe3.cfm?File=20110505/probe01/gfk1.txt
文章日期:2011年5月5日
【明報專訊】資料綜述,說穿了就是把已作初步整理的資料綜合和闡述,是資料分析的兩大步驟。綜合和闡述資料的目的在展示探究發現,顯示同學對議題的識見。
根據《校本評核教師手冊》的課業評估項目及評分指引,教師將從以下三方面評估學生的習作(階段三)﹕
1.探究發現
◆分析資料的方法恰當,並能得出重要的探究結果
◆從多個角度展示與議題相關的結果
2.個人的觀點及展示的結構
◆能提供與議題相關且具洞察力的見解、觀點和/或意見,並附以有力的證據
◆建立結構精密的架構,以展示探究過程及結果
3.反思
◆在探究和尋找啟迪過程中,顯示高度的反思能力
解讀評估指引,或能歸納「綜合和闡述資料」的具體要求,好讓同學清晰路向。以下解讀只供參考﹕
綜合﹕道出資料背後信息
何謂綜合?根據不同的資料性質,有不同的做法。例如數據資料,同學除了把數字輸入試算表、製作精美的圖表外,更重要是道出數據背後帶出的重要信息,做法和思路跟處理「數據題型」一樣,只是這回數據資料不是老師提供,而是自己辛苦蒐集得來。再問,何謂重要?與題目相關、能回應焦點問題的發現都是重要,這便回應了評估指引中「並能得出重要的探究結果」。
「分析資料的方法恰當」,何謂恰當?對於分析數據來說,需使用合適的圖表,如欲表達百分率/比例,圓形圖是不二之選;欲分析發展趨勢,折線圖是不錯的選擇等等,關於圖表運用,往後本欄將詳述之。
對於文字資料,例如訪問、文獻,則需抽取重點,清楚分述不同持份者的觀點,適時也可製作表格,作不同持份者的比較,此處又回應了「從多個角度展示與議題相關的結果」。
概括而言,未經分析、整理的資料是證據,如何把資料變成「有力的證據」,則需經歷綜合的過程,通過反覆調整、潤飾,令資料更聚焦在探究目的之上,更能直接回應焦點問題,繼而得出「與議題相關的結果」。
闡述﹕由淺入深引領讀者
內容是否多角度,事實上在階段二,決定探究方法的時候已注定,種善因得善果,到了闡述部分只是把早已預計的角度,逐一展示。
如何展示,才是核心問題。筆者認為「建立結構精密的架構」有助清晰展示「探究過程及結果」,至於其精密度,則是闡述功力高下之分。
闡述涉及兩個層次﹕1. 思維上的表達;2. 表達能力(包括文字、影像)。清晰的思路,自然出現流暢的探究過程,一步步、由淺入深地引領讀者了解探究課題;熟練的文字/影像技巧,自然能把精闢的個人見解、探究結果傳神地表達出來。簡而言之,如何令一個對你的研究一無所知的人,明白你的研究課題,這是清楚闡述的終極目標。
至於架構,最具體的考慮是報告的章節是環環相扣,還是過於「跳躍」,令讀者難以掌握?一般章節安排都是順時序,由介紹有關課題的背景資料、交代開展該探究的源起、目的、探究方向作開端,接是分析、總結反思等部分。特別一提,開首部分多被忽略,但其實這部分是整份報告的「定義」部分,也是評審報告上中下品的重要依據。
反思﹕意識自身不足
獨立專題探究的精神在於讓同學感受探究的過程、學習探究過程中的嚴謹和求真的態度。因此同學能意識到自身學習上的不足,能勾勒和記錄自身的學習歷程(Learning Portfolio),這都是身為教者樂見的,也回應「顯示高度的反思能力」。
最後引用科學家愛因斯坦的名言「我沒有什麼特別才能,不過是喜歡尋根究底地追求問題罷了。」,共勉之。
知多點﹕報告起、承、轉、合
文章日期:2011年5月5日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