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life.mingpao.com/cfm/probe3.cfm?File=20110630/probe01/gfk1.txt
【明報專訊】獨立專題探究的整個流程持續一年之久,同學完成文字報告後必定鬆一口氣,但往往忘記或不願意修改及校正。須知撰寫報告時,同學往往是逐章逐段完成,其間可能有多次改動,撰寫文字報告時不免出現錯漏。故此,修改及校正是必須且甚為重要。
究竟要修改校正什麼呢?讓我們翻看通識教育科《校本評核教師手冊》*內,列出的報告評分指引﹕
- 分析資料的方法恰當,並能得出重要的探究結果。
- 從多個角度分析和展示與議題相關的結果。
- 能提供與議題相關且具洞察力的見解、觀點和意見,並輔以有力的論據。
- 建立結構精密的架構,以展示探究過程及結果。
- 在探究和尋找迪過程中,顯示高度反思能力。
從以上評分標準,可歸納出數項原則,同學在重讀、修改及校正報告時可參考﹕
回應焦點問題
同學在擬訂探究計劃書內曾列出數道焦點問題,翻查焦點問題乃整個探究主題的焦點所在。故此,同學完成撰寫報告第一稿後,必須檢視是否已回應所有焦點問題,如果沒有,即代表有關探究報告仍有不足,同學必須補其不足。
確保文理連貫一致
更重要的是,檢視文章的前後章節部分是否有任何矛盾、全文主軸觀點與論點是否一致;檢視文內觀點是否有強而有力的論據支持,論據可以是個人探究所得的第一手資料,也可以是其他文獻資料;沒具體論據支持的觀點或討論只是空談,不易讓讀者信服。
檢視分析討論框架
討論應從不同角度出發,多角度分析令討論更立體。例如討論是否包括不同持份者,又或分析是否包括如政治、經濟、社會等不同層面,說明又是否從內在、外在等面向出發。
讓讀者易於掌握要旨
字海中加入圖表及照片,讓報告讀者更易理解報告的論點。坊間有不少書籍介紹不同圖像組織工具(Graphic Organizers),同學可因應需要加以利用,例如「魚骨圖」有助展示主次論點、「流程圖」可解釋因果關係等,這些工具讓報告易讀易明。此外,同學謹記刪去多餘文字,讓文章更流暢;圖表數據必須有作用及價值,否則去之而後快,或置放於附件,免令報告累贅難明。
坦白交代研究方法
準確分析數據資料無疑重要,但蒐集數據的方法也不可忽視。同學應清楚交代研究方法詳情,包括進行日期、對象、採樣方法等,這些資料讓報告讀者判斷探究結果的可信度,同學不可造假。再者,若然蒐集的數據與預期假設不符,同學也應交代而不可隱瞞,只要反思及分析說明便可,預期結果不一定與實際情相符的。
此外,同學還須就技術方面校正及修訂﹕
- 文字部分﹕內文是否有錯別字、是否誤用標點符號;
- 圖表部分﹕圖表類型是否恰當,標題、圖例、X軸及Y軸的標目、數值等等是否準確清晰;
- 編排方面﹕章節編號是否統一,標點符號是否出現在一行之首,段落的最後一句是否出現在另一頁。
後記﹕
今期乃「IES基本步」系列之最後一章,整個專輯共12篇,分別由香港通識教育教師聯會的許承恩老師、張銳輝老師、馬偉健老師、羅潔玲老師、盧嘉儀老師及呂嘉敏老師執筆撰寫,聯會希望是次專題有助同學順利完成一篇較嚴謹的研究,而不再是剪貼式、拼湊式的資料匯編。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